城市安全生活注意事项
现在,城市里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如何逃生成了大问题。儿童作为火灾中的弱势群体,缺乏生活经验,家长对他们的消防安全教育应不容忽视。
省安全监管局教您一些基本的火灾逃生知识,家长们可以把这些技能教给孩子们,危急关头可以派上用场。
1
平时在家,父母要带孩子熟悉周围环境。比如让孩子知道逃生通道的位置,对逃生路线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知道如何拨打119火警电话,并能讲清失火地址等。
2
火灾发生时,如果孩子是独自一人在家,必须第一时间离开火灾现场,什么东西都不要带。如果家长在家,孩子发现火灾后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跟家里大人一起逃生。
3
●如果逃生通道着火,但火势不大,可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迅速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但需要注意的是,开门前要先用手轻触门把手,如果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钻出,千万别贸然打开门;
●如果温度正常或无烟雾钻进,可开条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注意用湿毛巾捂好口鼻。
4
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电梯在火灾时会由于切断电源而停止使用;
此外,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容易涌入,火场中烟气涌入电梯井极易造成烟囱效应,烟与火的毒性或熏烤会危及人的生命;
第三,在高温下,电梯会失控甚至变形,造成电梯卡壳,给救援工作带来难度,影响人员及时疏散;
第四,由于灭火时,水容易流到电梯内,会造成触电的危险。
5
当上述逃生之路都被大火封锁时,家长应带领孩子退回房间,关好房门,用湿衣服、湿毛巾等堵住门缝,有条件的要给房门泼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同时,可向窗外挥舞颜色鲜艳的衣服求救。如果烟雾太浓,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但不宜呼叫,防止吸入烟雾。
火灾发生时,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躲避,这些地方不仅危险,且不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6
在选择躲避位置时,要尽量靠近建筑主要通道的房间,以便在救援人员到达后第一时间被发现。
不要轻易选择卫生间,因为一般材质的卫生间房门在高温情况下很快就会发生融化,浓烟涌进来,人困在里头容易窒息。
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的被困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根据情况迅速自救,尽量不要等待救援。
家庭大扫除勿忘清除身边的火灾隐患
案例:2014年哈尔滨市发生了近50起天然气事故。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天然气胶管老化成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很多市民不懂得安全使用天然气知识,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天然气泄漏等不安全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社会,越来越多事故发生的根源都在平时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我们每年家家户户都会开展家庭大扫除,但是否有考虑过隐藏在家中的火灾隐患?
省安全监管局提醒,不妨利用这个机会,一起动手消除身边火灾隐患,保证家庭平安祥和。
有的居民会将破旧家具、废弃纸箱等可燃物堆到楼道里,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这些杂物会影响疏散逃生,更会妨碍消防员开展救援,因此要尽量清理干净阳台、楼道、屋顶、房前屋后的可燃杂物和各类堆积物。
楼道内不要停放电动车和自行车,不要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应急车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胶管老化、渗漏是家用天然气发生爆燃事故的重要原因。家庭中连接天然气管道与燃气灶的胶管使用时间长了都会老化,导致渗漏、断裂、松动,因此要定期更换。
室内如发生天然气泄漏,不得接打电话,不得动用任何电器开关,杜绝明火,应立即关闭所有燃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室外燃气管道发生泄漏时,应对现场进行安全监护,禁止火种进入泄漏区域,并立即向相关单位或人员报告。
大部分家庭主妇都知道油烟机要经常清洗,但多数人只清洗表面,最容易忽视排烟管道,造成严重火灾隐患。因此,管道内的油垢一定要定期处理。
若发现油烟机停转,应立即断电,不仅要将开关断开,还要将电源线插头拔下。一旦油烟机着火,要及时切断电源,并立即关闭排风机,否则风越大、火越旺。可用湿棉被或家用灭火器灭火,如火势仍难以控制应及时拨打119求助。
严防安全隐患 您家空调用对了吗?
案例:2017年7月15日,一位年仅35岁的体育记者在睡梦中不幸离世。消息称,原因是家中客厅空调柜机自燃,释放大量毒气,导致窒息身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年夏季,由于使用空调带来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变压器爆炸、电线发热引起短路、甚至引起火灾等,这些事故往往都是由于对空调安全意识的淡漠所带来的。
因此,省安全监管局提醒您,空调安全不容有一丝的隐患。
空调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电器元件、电气线路会发生老化,导致电气短路故障,有可能发生自燃。
比如线路老化后,绝缘层可能会被破坏,产生漏电,运转时电流过大会产生高温、火花,导致空调自燃。
此外,空调出现故障后,私自更改空调内部电路结构,或是更换不合格、不适用的电器元件,也有可能造成空调自燃。
●空调必须使用空调专用插座,检查家里空调专用插座是不是16安的专用插座;
● 经常检查空调器插头和插座的接触是否良好,若发现空调器在运行时电源引出线或插头发烫,这可能是因为电器接线太细或插头、插座接触不良,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 空调定时保养,定时清洗过滤网及换热器,并定期擦拭灰尘,防止散热器堵塞引起火灾;
● 空调挂机要保持正常的空气流通,不要堆放杂物;
● 室内开空调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经常开窗换气,以降低室内有毒气体的浓度,定期注入新鲜空气,严禁在房间吸烟;
● 长时间不使用空调,应把空调插头拔掉,因为插头连接着外部,外面的电压突然升高,容易一起里面的电线短路,导致插线板被燃烧,因而会引起火灾。
空调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在常年累月的使用以后,空调就会出现噪音大、耗电量增加、制冷热速度慢、遥控不灵光、出风口异味严重的情况,超过使用年限,空调可能不会彻底罢工,但由于各部分机件的老化、磨损,工作效率、安全性等都将大打折扣。
所以在达到服役年龄后,要及时更换,才能保证安全正常使用。
出 行
带娃出行,安全使用婴儿车是关键
案例:“太危险了,就这么推着一辆婴儿车,横穿在马路上!”近日,一名网友把在马路上的所见所闻放上网后引发了众多关注。该网友拍下的照片显示,在车流滚滚的马路上,一名中年女子手推一辆婴儿车,内坐婴儿,“淡定”地横穿在机动车道上,实在叫人惊出一身冷汗。
照片来源于网络
婴儿车作为宝宝出行的常备物品,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但婴儿车使用的安全问题也存在着不少盲区。
省安全监管局提醒您,婴儿车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因其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带娃乘婴儿车出行,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安全是关键。
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确认推车的刹车是否牢固,操作是否顺畅,刹车杆最好涂上颜色鲜明的标记,避免使用中误踩。
如刹车操作装置在宝宝可触及区域内,应装上能够阻挡的装置,把宝宝隔离开,以免宝宝误动引起安全事故。
定期检查车内的螺母、螺钉是否松动,躺椅是否灵活可用,轮闸是否灵活有效。
宝宝坐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腰部安全带的长短大小应进行阶段性调整,松紧度以放进大人的四根手指为宜,调节部位尾端最好剩出3CM。
车筐以外的地方不要悬挂食物等物品,以免掉下来砸到宝宝。
不要将推车和宝宝一同拎起,童车的材质不一定能够承受车身和宝宝两者的重量。正确的做法是一手抱起宝宝,一手拎推车。
杜绝单手推动婴儿车、不要在楼梯等有高低差异和其他危险区域使用儿童推车。
带孩子逛商场,除了手扶电梯也要留心这些危险区域
案例:2017年2月27日20:57分,天津市公安局110接到报警,某商场内发生儿童高处坠落事故。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两名儿童(系兄妹)从商场四楼坠落至负一层死亡。警方介绍,事发时两名儿童有家长陪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家长疏于看护,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令人痛心,耶敲响了家长提高安全意识警钟。家长带儿童外出时特别是高空等危险区域要随时注意他们的安全,不要让孩子接近危险区域。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提醒您,家长带孩子在商场游玩要格外留心以下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
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的护栏,用来隔离楼梯、电梯或楼层边缘。有些看似很结实的护栏,经过长期使用后很可能变得有些松动,甚至有脱落的危险;
有的家长还喜欢抱着孩子倚在护栏上休息,这些都容易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隐形杀手”。
家长一定要严厉制止孩子在商场中的各种攀爬行为,在经过护栏时拉住孩子的手,还要注意尽量不要抱着孩子倚靠护栏。
手扶电梯运行的梯级与侧面不动的裙板、梯级出入口的梳齿之间存在间隙,扶手带与滑轨、扶手带出入口间也有间隙,若是使用或管理不当,都很容易造成伤害。
家长带孩子乘坐电梯时要注意让孩子待在自己身边,同时提醒孩子不要嬉笑打闹、不要倚靠扶梯、不要逆行。
商场为了营造明亮宽敞的效果大多都安装有许多落地玻璃门和镜子,有好动的孩子喜欢跑来跑去就很容易忽略透明的玻璃门和镜子,从而导致碰伤或者刮伤,或者被厚重的玻璃门夹到手。
家长看到有玻璃门或镜子时,应及时提醒孩子或者抓住孩子的手安全通过。
商场的地板大多都很光滑,有些孩子甚至喜欢把地板当做滑冰场,滑来滑去。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摔伤。家长应尽量给孩子穿鞋底防滑的鞋子,并告诉孩子在商场里不要乱跑乱跳。
为了保证空调的效果以及防止蚊虫和风沙,有的商场会在门口安装塑料或皮质的门帘。门帘的材质比较硬,如果打在孩子娇嫩的身体上,有可能刮伤皮肤。最好是家长提前看看门里面是否有人要出来,确认没人后,先打开门帘,当孩子进入门内,再放下门帘。
节假日带宝贝游玩游乐场切记注意安全
案例:2017年2月3日14时许,重庆丰都朝华文化公园游乐场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一名年仅14岁少女在玩一个名为“遨游太空”的游乐项目时,座位安全带突然断裂,瞬间被甩出了座舱,然后落下来砸到了护栏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带孩子去大型游乐场欢度假期,殊不知一些游乐设施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省安全监管局提醒您,在游乐场里放松心情、乐享假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01
注意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按照国家规定,在用游乐设施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凡经过安全检验合格的游乐设施,由质监部门颁发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粘贴在游乐设施的醒目地方,不要乘坐未检、检验不合格或超期未检的游乐设施。
另外,还要观察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平安管理是否规范,如发现设施周围场所无必要的指示和警示标志、场地杂乱拥挤、管理和操作人员擅离职守、防护装置不全等现象存在,说明该游乐场所内部管理混乱,游乐设施极有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02
注意乘坐须知
●在游乐设施的醒目地方都安装有“乘客须知”,游玩时应认真阅读。游玩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乘坐游乐设施应系好安全带,扣好锁紧装置,观察安全压杠是否压好;
●不要随意翻越栏杆或穿越警戒线;
●特别注意,设施未完全停止前,请勿上下游乐设备。
03
发生意外时千万别惊慌
●乘坐游乐设施时,如发现游乐设施有异常声响、气味、抖动、晃动等情况,应及时离开设备并告知工作人员。
-
-
高压电击棒对付野兽,关键时刻能救命?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高压电击棒对付野兽的效果并非如想象中可靠,其作用因动物种类、体型存在巨大差异,对野猪、熊等大型动物常失效,还可能激怒猛兽。它需直接接触才能起效,野外使用受限且存在法律风险。相比之下,防熊喷雾成功率达 92%,更值得推荐。户外安全的关键在风险规避与科学工具,而非依赖电击棒。
넶3 2025-10-14 -
权威解答:电棍早已被我国执法单位淘汰!现在统一装备的是这种“黑科技”
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机器狗巡逻、AI系统辅助研判——曾经单靠电棍、警棍执法的时代已成历史,中国警务装备正迎来一场静默革命。
넶5 2025-10-14 -
防身电棍怎么选?记住这 5 点,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针对防身电棍选购难题,拆解 5 大核心要点:先确认合法合规,选电压≤5 万伏、电流≤5 毫安且完成备案的产品;看懂参数,明确电压管穿透、电流定效果的逻辑;优先 15-20 厘米航空铝合金材质的便携款;选 3000mAh 以上锂电池保证续航;按需搭配安全锁、报警等附加功能。强调电棍仅限正当防卫,掌握选购要点能在关键时保障安全。
넶7 2025-10-12 -
防身电棍并非越强越好:聊聊黑鹰产品的合规设计与正确使用
本文纠正 “防身电棍越强越好” 的认知误区,指出超高压产品存在效能虚标、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以黑鹰产品为例,解析其在电压电流控制、双保险设计、功能集成等方面的合规亮点,说明 20 万伏左右电压与<3 毫安电流是安全高效的黄金组合。同时详解使用中的法律边界与操作技巧,强调合规产品、法律认知与规范使用结合,才是有效防身的关键。
넶10 2025-10-12 -
家用防身器材怎么选?深度解析黑鹰电棍的优缺点
本文从合法性、实用性、安全性三大标准切入,解析家用防身器材选购逻辑,重点拆解黑鹰电棍优势:高压低流设计高效制敌、集成照明破窗等多功能、钛合金材质耐用易维护、双重保险防误触。同时指出其法律风险、近身使用限制等短板,结合场景给出选购建议,提醒合法使用要点,帮助读者根据家庭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넶8 2025-10-12 -
电击器防身真的靠谱吗?律师提醒:使用不当可能违法!
本文实测电击器防身效果,发现其需接触生效且对特殊人群有风险。律师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条文及兰州拘留案例警示,非法持有使用可能涉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罪名。同时提供日常物件活用、合规工具等替代方案,提醒公众优先规避风险,勿踩法律红线。
넶11 2025-10-11 -
别被电影骗了!家用防身电击器真实效果测评,看完再决定买不买
本文实测 4 款热门家用防身电击器,戳破电影中 “一秒制敌” 的误区:多数产品穿透性有限,对厚衣物效果差,且续航与安全性参差不齐。更关键的是,个人持有电击器属违法行为,可能面临拘留或刑事处罚。文章对比分析产品优劣后,推荐强光手电等合法防身工具,提醒读者安全防护应优先建立意识而非依赖管制器械。
넶11 2025-10-11 -
注意!这样使用电击器防身,可能违法甚至构成犯罪
本文以真实案例切入,解析电击器持有与使用中的法律风险:持有可能违反监管规定,主动攻击、防卫过当、危险使用等行为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明确正当防卫的严格条件,推荐防狼喷雾等合法防身工具,提醒公众守法防身。
넶10 2025-10-11
-
-
-
女性独居出行必备!防狼喷雾为何是“关键时刻”最有效的保障?
本文围绕女性独居出行安全需求,解析防狼喷雾成为关键保障的原因:其含天然辣椒素成分,能瞬间制敌且无致命风险,较传统催泪剂更安全有效;真实案例印证其脱险价值,合法便携的特点适配日常携带;同时给出选购技巧与使用规范。强调防狼喷雾与安全意识结合,为女性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넶0 2025-10-16 -
防身工具盘点:为什么防狼喷雾是女性首选?这 5 点优势太关键
本文盘点防身工具特性,解析防狼喷雾成为女性首选的原因:其合法合规,民用款可正当防卫无法律风险;1-3 秒即时制敌,为逃生争取时间;口红般的便携设计适合日常携带;三步操作零门槛,无需专业技巧;非致命成分避免防卫过当。同时附选购使用技巧,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女性安全防护提供实用参考。
넶0 2025-10-16 -
突发!夜跑女生遇袭,防暴自卫喷雾剂成救命关键!这些用法你必须懂
本文由夜跑女生遇袭后用防暴自卫喷雾剂脱险的真实案例引入,解析了喷雾以 OC 辣椒素为核心的防身原理。详细讲解 “准备 - 瞄准 - 撤离” 三步使用法,强调选购时需认准民用标识、关注浓度与喷射次数等关键指标,提醒避开三无产品与非法渠道。同时补充夜跑路线选择、装备搭配等安全技巧,明确正当防卫边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实用防身技能。
넶2 2025-10-14 -
别让防狼喷雾成摆设!首要原则:选对尺寸,否则带了也白带
本文结合真实案例,指出防狼喷雾 “选对尺寸” 是首要原则,否则易成摆设。针对日常通勤、长时间外出、车内备用等场景,分别推荐 30ml 以下、50-80ml、100-150ml 的喷雾,并提醒避免 “贪大嫌重不带”“贪小不够用” 的坑,补充合规性、快速取用、保质期等注意事项,呼吁女生根据携带习惯选尺寸,让喷雾真正发挥防护作用。
넶4 2025-10-14 -
怕买错、不会用?防狼喷雾超全指南:从种类区分到正确使用,守护你的安全防卫
本文详解防狼喷雾的法律红线、种类特性与选购技巧,明确民用产品需含 OC 辣椒素且无警用标识,推荐安防店、官方旗舰店等合法渠道。解析喷雾型、水柱型等三类产品的适用场景,传授 “掏 - 解 - 喷 - 跑” 实操步骤,点出过期使用、喷后停留等致命误区,帮助读者选对用对防身工具,筑牢安全防线。
넶8 2025-10-12 -
防狼喷雾不是一喷了之!掌握正确姿势,危急时刻才能真正自救
防狼喷雾使用需避误区:过期失效、选错类型、存放不当等均会影响效果。正确用法为选 1%-1.5% 浓度的水柱 / 凝胶型产品,放触手可及处,练盲取解锁,喷射时站上风处瞄准眼口鼻,喷后立即撤离。误喷需及时清洗,使用需守法律边界,仅可应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掌握技巧才能让喷雾成为真正的自救利器。
넶9 2025-10-11 -
你的防狼喷雾用对了吗?超过八成的人都忽略了这关键三步
防狼喷雾使用率高但错误率超八成,关键三步常被忽略:准备阶段需定期检查保质期、练习快速取用;使用时要辨风向、瞄面部三角区、控喷射方式,严守法律边界;撤离时喷完即跑、及时报警。避开三无产品、滥用等误区,结合安全意识,才能让喷雾发挥救命作用。
넶9 2025-10-11 -
遇到危险怎么用?防狼喷雾的3大实用功能,新手必懂
本文详细解析防狼喷雾的三大实用功能:即时制敌的精准使用技巧、预警威慑的心理战术与姿势,以及喷雾后的正确逃生方法。同时涵盖法律常识、日常携带建议和常见误区,帮助新手全面掌握这一自卫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넶12 2025-10-10
-
-
- 2025-03-18
- 2025-03-17
- 2025-03-16
- 2025-03-15
- 2025-03-14
- 2025-03-12
- 2025-03-12
- 2025-03-11
- 2023-11-26
- 2023-11-24
- 2023-11-20
- 2023-11-03
- 2023-10-29
-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