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法律的“度”如何把握?最高检一厅:“过”与“不及”均非追求
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做客“纵论‘四大检察’新格局 畅叙‘十大业务’新愿景”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向网友介绍了最高检第一检察厅的职能,同时还介绍了扫黑除恶、认罪认罚从宽等工作情况。
正当防卫适用要注意
防卫界限和“度”的把握
前不久,云南省检察机关认定“丽江唐雪伤害案”当事人唐雪属正当防卫,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再次引发了民众对正当防卫问题的讨论。正当防卫不再是“沉睡条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对于正当防卫在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苗生明认为还是要注意防卫界限和“度”的把握。
他表示,权利不能滥用,“过”与“不及”均非司法之追求。一方面,对法与不法明确的犯罪、反击型案件,检察机关要鼓励大胆适用正当防卫,纠正以往常被视作“正常”的保守惯性,避免对防卫行为作过苛、过严要求;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也不能矫枉过正,防止“一刀切”“简单化”。“要坚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苗生明分析说,常见的比如客观上不存在非法侵害行为,误以为有侵害而“假想防卫”;或者故意引起对方侵害而乘机以“防卫”为借口侵害对方的“挑拨防卫”;侵害行为已经过去而实施报复的“事后防卫”,都不是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苗生明认为,在一般防卫中,还要注意防卫措施的强度应当具有必要性,若防卫措施的强度与侵害的程度相差悬殊,则成立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对此,他举了最高检发布的朱凤山案和此前社会关注的于欢案的例子,认为这两起案件中,防卫过当的问题比较明显。“这两个案件都是为了制止一般侵害,而持刀捅刺侵害人要害部位,最终造成了侵害人重伤、死亡的重大损害,就防卫与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和结果等因素的比较来看,既不必要也相差悬殊,因而成立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苗生明表示。
而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侵害行为,以及亲属之间发生的侵害行为,苗生明认为在认定防卫性质时要仔细分辨。“对于仗势欺人、借离婚退婚等日常矛盾寻衅报复的,对防卫人的防卫权要依法保护,也要敢于认定;对于互有过错,由一般性争执升级演变为不法侵害的,应当查明细节,分清前因后果和是非曲直,审慎作出认定。”
-
-
电击棍使用时电流会传递给使用者吗?真相一文读懂
本文围绕 “电击棍使用时电流是否会传递给使用者” 这一核心问题,从工作原理、绝缘设计、风险场景、安全建议四个维度展开解析。合格电击棍通过完善的绝缘设计,正常使用时电流不会传递给使用者,但劣质产品、设备损坏、潮湿环境、操作不当等特殊情况可能引发风险。文章强调,选择正规产品、规范使用方法是避免电流传递的关键,为大众提供了科学的使用指引。
넶2 2025-11-07 -
电击棍的真相:能轻易电晕人吗?这些使用风险一定要警惕
本文围绕电击棍 “能否电晕人” 的核心疑问,结合科学原理与实际场景,拆解其工作机制,说明电晕效果受功率、接触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合规产品以 “制服” 为目的而非 “击晕”。同时详细分析电击棍存在的人身安全、法律、场景适配等风险,强调其为管制器具,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最后引导读者理性看待电击棍,选择合法合规的防身方式。
넶2 2025-11-07 -
遇到危险不用慌!防身电击器正确使用指南,有效自卫技巧全解析
本文围绕防身电击器的合法使用、选择技巧、核心操作方法、场景化应对方案及使用误区展开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自卫技巧。文章强调合法合规是使用前提,详细介绍了不同危险场景下的应对策略,提醒读者规避使用误区,明确自卫的核心是 “预防 + 果断撤离”,为大家提供科学、实用的安全防护指导。
넶6 2025-11-06 -
电击棍工作原理大揭秘:从电能到高压脉冲的转化奥秘
本文围绕电击棍工作原理展开全面解析,从核心构成的四大组件入手,详细拆解了低压电能通过 “三级蜕变” 转化为高压脉冲的全过程,阐述了 “高压低流” 和脉冲式放电两大关键特性,解释了其既具威慑力又相对安全的原因。同时强调电击棍属于管制器具,需在合法场景下规范使用,为读者全面揭开电击棍的工作奥秘。
넶5 2025-11-06 -
防身电击棍充电后能放电多久?实测数据 + 影响因素全解析
本文围绕防身电击棍充电后放电时长展开解析,结合实测数据明确不同型号产品的续航范围,深入分析电池容量、放电模式、环境温度、使用维护等影响因素,提供延长放电时长的实用技巧,并强调合法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넶7 2025-11-05 -
电棍自卫防身会被处罚吗?法律边界与合规指南
本文围绕 “电棍自卫防身是否会被处罚” 展开,明确电棍分警用与民用两类,警用电棍个人使用必违法。重点解析自卫场景的法律边界:面对严重暴力犯罪合规使用或属正当防卫,轻微侵害中使用易构成防卫过当。阐述非法携带、器械不合规等常见违法情形及对应处罚,提醒规避风险要点,并给出合法防身替代方案,强调依法防护的重要性。
넶10 2025-11-05 -
黑鹰防身电击棒真实评测:防身效果到底行不行?实测数据告诉你答案
本文通过实测对黑鹰防身电击棒的外观、性能、续航及便携性进行全面评测,结果显示其实际输出电压与标注值接近,电击威慑力和实际防身效果显著,材质扎实且续航满足日常需求,合规性有保障。产品适合独居女性、夜间通勤人群等使用,虽存在价格偏高、无照明功能等不足,但整体实用性较强,是靠谱的民用防身装备,使用时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넶11 2025-11-04 -
电棍防身的真正价值:合法自卫场景下的理性选择
本文围绕电棍的防身价值展开分析,首先明确合法使用是其发挥价值的前提,随后从非致命性威慑、操作简单、便携实用等方面解析电棍成为自卫优选的原因,通过与其他防身用品的对比凸显其优势,并给出使用及维护的核心原则,最终引导读者理性看待电棍价值,构建科学的个人安全防护体系。
넶14 2025-11-04
-
-
-
辣椒喷雾对醉酒者、精神障碍者会失效吗?真实效果与使用指南
本文围绕 “辣椒喷雾对醉酒者、精神障碍者是否失效” 展开分析,结合辣椒喷雾的 OC 辣椒素作用原理,分别探讨其对两类特殊人群的实际效果,得出 “不会完全失效但效果可能受个体状态影响” 的结论。同时,详细介绍了针对不同人群的使用技巧、合法使用前提及常见误区,强调紧急情况下优先撤离和报警的重要性,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和使用辣椒喷雾。
넶2 2025-11-07 -
防狼喷雾在我国是违禁品吗?个人使用合法性全解析
本文围绕防狼喷雾在我国的法律属性及个人使用合法性展开解析,明确其属于管制器具而非违禁品,普通个人未经许可购买、携带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将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文章详细说明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与限制,指出非法持有前提下的自卫仍可能担责,并推荐强光手电、报警器等合法防身工具,强调合规是安全防护的前提,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和实用的防身方案。
넶2 2025-11-07 -
防狼喷雾必喷眼睛才有用?这些有效区域多数人都不知道
本文围绕 “防狼喷雾是否必喷眼睛” 展开,纠正了 “只有喷眼睛才有用” 的认知误区,详细介绍了防狼喷雾的核心有效区域,包括面部裸露黏膜、皮肤敏感部位和呼吸道。同时分享了正确的使用原则和实操技巧,强调紧急情况下 “命中区域优先于精准度”,提醒使用者明确防护目的、遵守法律法规,结合环境灵活调整使用方式,为自身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넶8 2025-11-06 -
防狼喷雾喷一次就没用了?压力与喷射距离真相大揭秘
本文围绕 “防狼喷雾喷一次后压力是否变小、是否影响喷射距离” 的核心问题展开,结合二元灌装结构、恒压设计等原理,说明单次使用不会导致压力明显下降,喷射距离保持稳定。同时分析了产品过期、极端温度、错误存放等真正影响性能的因素,提供了正确的使用与维护方法。旨在为注重自我保护的人群解答疑惑,帮助大家合理使用防狼喷雾这一自卫工具,提升安全防卫能力。
넶8 2025-11-06 -
防狼喷雾剂科普全解析:种类、成分及喷射类型一文读懂
本文围绕防狼喷雾剂展开全面科普,详细介绍其按形态和功能划分的核心种类,解析以辣椒素为核心的合规成分及安全要点,阐述直射型、雾状型、泡沫型等喷射类型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并补充使用和存放的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科学认识防狼喷雾剂,掌握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为个人安全提供实用参考,同时强调选择正规产品、合规使用的重要性。
넶7 2025-11-05 -
辣椒喷雾成防身首选:为何越来越多人青睐这种 “安全神器”
辣椒喷雾凭借非致命性、便携性、易操作性等核心优势,成为大众防身首选。它适配女性、通勤族、户外爱好者等群体的多样场景需求,且合法合规、性价比高、效果稳定,打消了使用者的法律和实用顾虑。正确使用辣椒喷雾能有效保障个人安全,其精准匹配普通人 “防身不伤人” 的核心诉求,是它广受青睐的根本原因。
넶7 2025-11-05 -
防狼喷雾在淘宝上叫啥,为什么搜不到?
本文围绕 “淘宝搜不到防狼喷雾” 的核心问题展开,解析其本质是防狼喷雾属于限制持有类管制器具,违反《公安部管制器具管理条例》,且早在 2012 年就被淘宝列入禁售名录。同时警示 “挂羊头卖狗肉” 的违法销售陷阱,推荐声光报警器、强光手电等合规防护装备,强调防护应遵循 “预警优先” 原则,安全需建立在守法基础上。
넶15 2025-11-04 -
女生防身选什么最实用?辣椒喷雾凭这几点成优选
本文围绕 “女生带什么防身最实用” 展开,重点解析辣椒喷雾成为女生防身优选的原因。通过对比报警器、强光手电等常见防身工具,突出辣椒喷雾在便携性、易用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上的优势,同时分享辣椒喷雾的选择技巧和正确使用方法,最后强调女生防身的核心是提升安全意识,工具仅作为辅助保障。
넶9 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