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受害忧虑与社会信任危机
她穿着白色的平底鞋,走在大街上,和两位闺蜜边走边聊天,期待着下一个目的地——这本是一个姐妹情深的美好故事。然而,却因为持刀男子的出现,成了一个悲剧。
继去年浙江乐清女孩乘车被害的悲剧后,5月24日发生在南昌女孩身上的悲剧,再次让女性安全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5月27日,新闻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每次一出现女性受害事件,舆论焦点总是聚集在女性应该如何自保上,发布诸如“女孩应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女性出行安全指南”、“生而为女性,我很抱歉”等内容,告诫女性不要穿着太暴露,不应该一个人出门,不要走夜路(有人甚至因此谴责受害者不会自保)。然而,这真的有用吗?
在本次南昌事件中,受害者没有穿着暴露,也没有独自一个人出门。光天化日之下,她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和自己的两位好友走在江西省会南昌市的大街,却莫名被人尾随,被连捅十几刀,送到医院后医治无效身亡。
相关新闻出来后的网友评论
(1)女性的受害忧虑
日常生活中,女性总是比男性有着更多的安全忧虑:
搭地铁坐公交时,她们总是提心吊胆,要把文件或手袋遮在胸前。坐出租车时,不忘给自己的亲友报备车牌号和具体方位,绝对不坐副驾驶,还会假装给自己的亲友发微信语音。
她们晚上不敢走进偏僻的小路,上夜街不敢去得太晚。一个人走在街道上,她们会一直绷紧神经,提防身边是否有不速之客。如果在路上被人搭讪,她们会立刻提高警惕快步走开。
上下夜班时,她们需要他人接送才会安心,迫不得已一个人深夜回家时,她们要反复回头确认是否有尾随者。
在办公室里,有些女生去上司办公室时,总会穿一件风衣,把拉链拉到颈口,尽量把门保持打开状态,尽量避免和自己的男性上司单独相处。
一个人在家时,她们要在门口要摆上男性的拖鞋,在阳台上挂上男人的衣物,避免暴露自己独处的事实。她们收快递和外卖时要填写男性名字,尽量避免直接送货上门。
即使是在有象牙塔之称的大学校园里,女性的安全忧虑同样普遍存在,校园远非一个可以让女性高枕无忧的世外桃源。
根据美国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大学校园性侵案件非常普遍,不少知名大学的情况也非常严重。
2012年到2014年,拥有近29000名学生的哈佛大学,其校园内发生的强奸案件分别为31起、35起和34起;有12000多名学生的耶鲁大学,强奸案件为16起、12起和13起;而有学生9000多人的布朗大学,2014年一年,发生的强奸案件就高达43起[1]。
道恩·柯里(Dawn H.Currie)对加拿大知名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园进行研究发现,女生远未充分使用校园空间,其中55.2%的女生会尽量避开校内的一个停车场,25.7%的女生在晚间会避免去图书馆;相应的,有2/3的女生表示,如果她们感到安全,会更经常、更广泛地使用校园[2]。
可以说,对犯罪受害的时刻忧虑,小心翼翼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是女性的日常生活体验。
男性可能会觉得女性太过敏感,过于胆小,总是无谓的紧张,杞人忧天。他们很少能意识到女性是在什么样环境和背景下长大,有着怎样的安全忧虑和恐惧。
很多女性长期以来就习惯活在被侵犯的阴影之下,她们不断被提醒这个世界充满陷阱,危机遍布,身边陌生的男子无一不是可疑的,随时可能会侵犯伤害自己。
这不是歧视男性,而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女性夜归遇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被人非礼,打车遇害的事故发生,让她们不得不通过提高警惕来保护自己。
(2)性别研究视角下的“受害忧虑”
大量研究表明,女性的受害忧虑程度远远高于男性。
哪怕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案件统计数据都显示,犯罪受害人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还是表现出了比男性更高的犯罪受害忧虑。
为了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肯尼思·费雷罗(Kenneth F.Ferraro)提出了著名的“性侵阴影”(the shadow of sexual assault)假说[3]。
这一假说认为,性侵基本上都是男性针对女性的犯罪,它对女性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尤其是受害女性的心理创伤可能会持续终生;与此同时,不少诸如抢劫、入室盗窃等犯罪,都有可能演变为性侵,从而导致女性格外的担忧。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不少女性主义学者开始从性别视角来研究女性的性侵忧虑,并指出这一问题的存在与“男造环境”(man-made environment)有关[4]。
现有的大量社会空间都是在男性主导的性别意识形态下生产出来的,这些社会空间严重忽视女性的需求,很少考虑到她们对人身安全的特别考量。
吉尔·瓦伦丁(Gill Valentine)指出,女性的脑海中普遍都存有一张“认知地图”,标注着她们认为特别容易遭到性侵的场所和时段,这张地图主导着她们的日常生活[5]。
大量研究证实,性侵忧虑是女性在面临很多生活决策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她们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是或多或少对自己的空间使用加设了限制,这种束缚明显降低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主生活能力。
比如,一项针对美国女性到一所公园休闲锻炼的研究发现,84%的女性选择结伴而行以减少危险,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实际上更享受独处的女性[6]。
另一项在澳大利亚对曾经独自跨国旅行的女性进行的访谈发现,这些表面上特立独行的女性也会因为担忧性侵而选择避开男权主导的国家,或是在旅行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7]。
正是由于较高的受害忧虑,让女性对周边环境高度警惕。
加诸女性身上的性别暴力,受害者不只是直接被侵扰过的女性,而且还会波及所有的女性。
性别暴力在女性心理上投下的阴影,让拥挤的空间和夜晚的街道都成为女性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限制了她们的行动自由,让她们的日常生活平白多了一重无谓的压力。
相对来说,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具弹性的作息时间以及更为舒泰的心情。
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压迫。
(3)受害忧虑会导致社会信任缺失
不断曝光的女性遇害事件,让女性一次次绷紧自己本来就已紧张的神经,侵犯与暴力投下的阴影,让女性不断被提醒这个世界充满陷阱。
在这个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恐慌和极度不安全感,不仅为女性生活戴上重重枷锁,同样也伤害和瓦解着整个社会的信任感,让每个人都处于提心吊胆之中。
信任本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
我们打开水龙头,会相信流出来的水没有毒;我们过马路,会相信汽车会在亮红灯时停下来;我们睡觉,会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我们遇事报警,会相信警察不是盗贼的同伙。
没有信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
著名社会学家卢曼(Niklas Luhmann)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
然而,信任却也非常难得和脆弱。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完全相信每一滴自来水都是安全的,每一位驾驶者都是清醒的,每一个建筑商都是负责的,甚至每一位警察和官员都是廉洁正直的。
不过,我们还是不断地付出我们对他人的信任。那是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信的——当然,我们还可以相信自己;只不过,一个所有人都只信任自己的社会还能叫做社会吗?
(4)如何重建社会信任
一般而言,高犯罪率会导致较高的受害忧虑。在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沃尔(Mark Warr)看来,人有受害忧虑是正常现象,这样的心理可以促使人们采取保护措施从而提高生存机会,成为社会问题的是大大超过实际风险的过高忧虑[8]。
在缺乏信任感的社会,受害焦虑会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如社会隔离、社会资源浪费等)用以维持个体安全,并造成“缺乏信任感——受害焦虑——消耗社会资源——缺乏信任感”恶性循环。
女性自保固然重要,然而过多地强调自保问题,很容易让人忽略社会安全、社会心理、甚至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
社会安全从来不只是女性是否自保的问题,只强调自保,不过是试图将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体问题,甚至是以牺牲女性正当权利为代价,来换取社会心态的稳定。
在这次南昌事件中,女性受害者已经几乎达成了“女性自保”的所有条件,然而为什么她还是遇害了呢?
为什么施害者会产生暴力行为?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制止他?为什么没有人发现他尾随受害者?甚至为什么没有人发现他已经有意图寻思的作案动机?
要想重建社会信任,消除受害焦虑,靠的不是劝女性不要穿着暴露,不要一个人出门走夜路,让她们时刻保持警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长效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甚至是重建社会心理。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
-
-
高压电击棒对付野兽,关键时刻能救命?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高压电击棒对付野兽的效果并非如想象中可靠,其作用因动物种类、体型存在巨大差异,对野猪、熊等大型动物常失效,还可能激怒猛兽。它需直接接触才能起效,野外使用受限且存在法律风险。相比之下,防熊喷雾成功率达 92%,更值得推荐。户外安全的关键在风险规避与科学工具,而非依赖电击棒。
넶26 2025-10-14 -
权威解答:电棍早已被我国执法单位淘汰!现在统一装备的是这种“黑科技”
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机器狗巡逻、AI系统辅助研判——曾经单靠电棍、警棍执法的时代已成历史,中国警务装备正迎来一场静默革命。
넶18 2025-10-14 -
防身电棍怎么选?记住这 5 点,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针对防身电棍选购难题,拆解 5 大核心要点:先确认合法合规,选电压≤5 万伏、电流≤5 毫安且完成备案的产品;看懂参数,明确电压管穿透、电流定效果的逻辑;优先 15-20 厘米航空铝合金材质的便携款;选 3000mAh 以上锂电池保证续航;按需搭配安全锁、报警等附加功能。强调电棍仅限正当防卫,掌握选购要点能在关键时保障安全。
넶17 2025-10-12 -
防身电棍并非越强越好:聊聊黑鹰产品的合规设计与正确使用
本文纠正 “防身电棍越强越好” 的认知误区,指出超高压产品存在效能虚标、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以黑鹰产品为例,解析其在电压电流控制、双保险设计、功能集成等方面的合规亮点,说明 20 万伏左右电压与<3 毫安电流是安全高效的黄金组合。同时详解使用中的法律边界与操作技巧,强调合规产品、法律认知与规范使用结合,才是有效防身的关键。
넶22 2025-10-12 -
家用防身器材怎么选?深度解析黑鹰电棍的优缺点
本文从合法性、实用性、安全性三大标准切入,解析家用防身器材选购逻辑,重点拆解黑鹰电棍优势:高压低流设计高效制敌、集成照明破窗等多功能、钛合金材质耐用易维护、双重保险防误触。同时指出其法律风险、近身使用限制等短板,结合场景给出选购建议,提醒合法使用要点,帮助读者根据家庭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넶20 2025-10-12 -
电击器防身真的靠谱吗?律师提醒:使用不当可能违法!
本文实测电击器防身效果,发现其需接触生效且对特殊人群有风险。律师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条文及兰州拘留案例警示,非法持有使用可能涉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罪名。同时提供日常物件活用、合规工具等替代方案,提醒公众优先规避风险,勿踩法律红线。
넶23 2025-10-11 -
别被电影骗了!家用防身电击器真实效果测评,看完再决定买不买
本文实测 4 款热门家用防身电击器,戳破电影中 “一秒制敌” 的误区:多数产品穿透性有限,对厚衣物效果差,且续航与安全性参差不齐。更关键的是,个人持有电击器属违法行为,可能面临拘留或刑事处罚。文章对比分析产品优劣后,推荐强光手电等合法防身工具,提醒读者安全防护应优先建立意识而非依赖管制器械。
넶22 2025-10-11 -
注意!这样使用电击器防身,可能违法甚至构成犯罪
本文以真实案例切入,解析电击器持有与使用中的法律风险:持有可能违反监管规定,主动攻击、防卫过当、危险使用等行为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明确正当防卫的严格条件,推荐防狼喷雾等合法防身工具,提醒公众守法防身。
넶19 2025-10-11
-
-
-
女性独居出行必备!防狼喷雾为何是“关键时刻”最有效的保障?
本文围绕女性独居出行安全需求,解析防狼喷雾成为关键保障的原因:其含天然辣椒素成分,能瞬间制敌且无致命风险,较传统催泪剂更安全有效;真实案例印证其脱险价值,合法便携的特点适配日常携带;同时给出选购技巧与使用规范。强调防狼喷雾与安全意识结合,为女性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넶11 2025-10-16 -
防身工具盘点:为什么防狼喷雾是女性首选?这 5 点优势太关键
本文盘点防身工具特性,解析防狼喷雾成为女性首选的原因:其合法合规,民用款可正当防卫无法律风险;1-3 秒即时制敌,为逃生争取时间;口红般的便携设计适合日常携带;三步操作零门槛,无需专业技巧;非致命成分避免防卫过当。同时附选购使用技巧,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女性安全防护提供实用参考。
넶20 2025-10-16 -
突发!夜跑女生遇袭,防暴自卫喷雾剂成救命关键!这些用法你必须懂
本文由夜跑女生遇袭后用防暴自卫喷雾剂脱险的真实案例引入,解析了喷雾以 OC 辣椒素为核心的防身原理。详细讲解 “准备 - 瞄准 - 撤离” 三步使用法,强调选购时需认准民用标识、关注浓度与喷射次数等关键指标,提醒避开三无产品与非法渠道。同时补充夜跑路线选择、装备搭配等安全技巧,明确正当防卫边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实用防身技能。
넶12 2025-10-14 -
别让防狼喷雾成摆设!首要原则:选对尺寸,否则带了也白带
本文结合真实案例,指出防狼喷雾 “选对尺寸” 是首要原则,否则易成摆设。针对日常通勤、长时间外出、车内备用等场景,分别推荐 30ml 以下、50-80ml、100-150ml 的喷雾,并提醒避免 “贪大嫌重不带”“贪小不够用” 的坑,补充合规性、快速取用、保质期等注意事项,呼吁女生根据携带习惯选尺寸,让喷雾真正发挥防护作用。
넶14 2025-10-14 -
怕买错、不会用?防狼喷雾超全指南:从种类区分到正确使用,守护你的安全防卫
本文详解防狼喷雾的法律红线、种类特性与选购技巧,明确民用产品需含 OC 辣椒素且无警用标识,推荐安防店、官方旗舰店等合法渠道。解析喷雾型、水柱型等三类产品的适用场景,传授 “掏 - 解 - 喷 - 跑” 实操步骤,点出过期使用、喷后停留等致命误区,帮助读者选对用对防身工具,筑牢安全防线。
넶19 2025-10-12 -
防狼喷雾不是一喷了之!掌握正确姿势,危急时刻才能真正自救
防狼喷雾使用需避误区:过期失效、选错类型、存放不当等均会影响效果。正确用法为选 1%-1.5% 浓度的水柱 / 凝胶型产品,放触手可及处,练盲取解锁,喷射时站上风处瞄准眼口鼻,喷后立即撤离。误喷需及时清洗,使用需守法律边界,仅可应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掌握技巧才能让喷雾成为真正的自救利器。
넶18 2025-10-11 -
你的防狼喷雾用对了吗?超过八成的人都忽略了这关键三步
防狼喷雾使用率高但错误率超八成,关键三步常被忽略:准备阶段需定期检查保质期、练习快速取用;使用时要辨风向、瞄面部三角区、控喷射方式,严守法律边界;撤离时喷完即跑、及时报警。避开三无产品、滥用等误区,结合安全意识,才能让喷雾发挥救命作用。
넶18 2025-10-11 -
遇到危险怎么用?防狼喷雾的3大实用功能,新手必懂
本文详细解析防狼喷雾的三大实用功能:即时制敌的精准使用技巧、预警威慑的心理战术与姿势,以及喷雾后的正确逃生方法。同时涵盖法律常识、日常携带建议和常见误区,帮助新手全面掌握这一自卫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넶20 2025-10-10
-
-
- 2025-03-18
- 2025-03-17
- 2025-03-16
- 2025-03-15
- 2025-03-14
- 2025-03-12
- 2025-03-12
- 2025-03-11
- 2023-11-26
- 2023-11-24
- 2023-11-20
- 2023-11-03
- 2023-10-29
-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