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当防卫制度成为“活的法律”,且持久永恒

这说明如今司法机关不仅在出现了致使人身伤亡的重大刑事案件中敢于适用正当防卫,而且在一些情节较轻的刑案中,也敢于依据正当防卫制度,将反击防卫行为予以合法化、正当化。

编者按:最近一年,正当防卫变成了公众最熟悉的法律词汇。赵宇反杀案、唐雪反杀案、涞源反杀案,再到之前的昆山反杀案,辱母杀人案,每一起案件都激起了全社会的讨论。有许多人为正当防卫权的扩张大声疾呼,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声音认为,给正当防卫松绑,会鼓励互殴和私人复仇,认为“正当”二字仍有必要锱铢必较。

现实永远比人们看到的更复杂。中国的正当防卫权现状如何,这份权利的“水位”应该上浮还是保持不变?从今天开始,今日话题就正当防卫权推出特别策划(共三篇),给权利扩张的支持者和保留意见者一个同场竞技的舞台。我们相信,理越辩越明,基于事实的判断,更有价值。

同济大学法学教授 | 金泽刚

现代法治国家全面禁止私人复仇,将惩罚犯罪的权力收回国家,但是当公民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时,可以通过私力救济的方式来维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成为古今中外理所当然的一项权利保护制度。

多年来正当防卫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却很难

我国1979年刑法就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且1997年修订刑法时还专门设立了特殊的正当防卫制度,赋予被侵害人“无限防卫权”。

但实践的结果并未跟着立法走,从过去多年的实践来看,绝大多数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被认定为超过必要限度,有的甚至被认定为故意犯罪,连防卫的边都不沾,从而导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几乎沦为“僵尸条款”。

从原因来看,导致司法机关“不愿意”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他们一直在寻找“完美防卫人”,即只有在防卫行为与教科书中规定的、成立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限度等要求完美契合、毫厘不差时,才考虑适用《刑法》第20条对“反击行为”予以正当化,尤其是涉及到“无限防卫权”的案件时,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前几年一起90后少女旋某某捅死性侵大叔杨某某的案件中,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对旋某某提起诉讼的重要理由就是,在旋某某面临可能的性侵害时,先是持刀反抗,有正当防卫性质,但在杨某某身中多刀倒地后,旋某某非但没有停手,反而继续持匕首捅刺其头部致其死亡,就有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故意,属故意杀人。

上述检察机关的做法体现了司法机关的一种普遍思维,那就是面对不法侵害时公民可以反抗,但是只要不法侵害人停手或者失去了继续实施不法侵害的能力,防卫人就必须立刻停止反击,而且之前的反击行为在性质和程度上也要与不法侵害行为具有一致性。

但问题在于,以计算机般的精密去考察防卫行为是否适度,其直接后果就是让善良民众有心防卫却不敢防卫。在侵害与被害之间,被害者往往先已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此时再被防卫的条件捆绑手脚,防卫人又如何还能有胆量选择防卫?

当匪徒已经把刀架在受害者的脖子上才可以开始防卫,当匪徒拿棍棒殴打受害者时,他也只能找根相似的棍棒予以还击,如此一来,又有几个人能够达到防卫的目的?难道要成立正当防卫,受害者必须像法学家或者刑侦专家那样能够预测推演,像机器人那样能轻重适当,下手精确?

上述思维导致本意在于维护特殊情形下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正当防卫制度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几乎被“束之高阁”,防卫人意欲通过《刑法》第20条来免除刑责可谓难上加难。

最近的典型案例终于开始推动正当防卫成为以正压邪的法律武器

近几年一些典型案例的出现,给被“束之高阁”的正当防卫制度提供了“解套”的良好时机。其中,江苏昆山的于海明致刘海龙死亡案(以下称“昆山案”)颇为典型。

事件发生时的监控录像截图

“昆山案”的具体经过无需赘言,该案在案发后几天时间中引发的全民讨论不仅热烈而且十分理性,或许有些民众不具有专门的法律知识,但由于正当防卫比其他法律制度更契合普通人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在全民讨论中升华出的民众对正当防卫应有的社会效果之期待才弥足珍贵。

昆山警方在判断这起案件是否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时,将动态与整体认定的思维进一步贯彻,判定刘海龙的不法侵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依靠一个或几个独立的动作来认定案件事实,这就避免了以往对案件作过于简单化的判断,以谁先动手、谁被打伤等客观结果为准,没有综合考量前因后果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弊端。可以说,“昆山案”对不法侵害的认定,无论是在判断方法,还是判断素材的选择上,都是值得办理类似案件学习和借鉴的。

又如2019年2月发生在丽江的“唐雪反杀案”,该案中虽然唐雪的行为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但过程却较为复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明确侵害人李某湘的行为是不是《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行凶”。

唐雪

一般认为,刑法规定的“行凶”,是指一种严重危险状态,而不是指已经严重伤及他人。在该案中,李某湘深夜持械砍砸唐雪家大门,结合其先前的骚扰、辱骂、踢打等系列行为,认定“行凶”其实并不难。

换言之,虽然唐雪的防卫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不法侵害人李某湘死亡,但唐雪是在遭受李某湘酒后滋扰,数次上门挑衅的情况下,为保护自家人人身权利而实施的,属于我国《刑法》第20条所规定的防卫行为,而且是可以适用“无限防卫权”的特殊防卫,即使造成了李某湘死亡的结果也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再如,近日又曝出一起案情并不重大的正当防卫案。2016年7月,赵某甲为了阻止万某某开车撞向自己父母而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捅刺万某某的左前臂和后背(致轻伤)。对于这一案件,办案的检察机关认为,万某某驾驶车辆故意冲撞赵某某夫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在其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后又倒车的行为,不排除其再次撞人的可能性,赵某甲在万某某倒车时上前用刀刺伤王某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故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对赵某甲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说明如今司法机关不仅在出现了致使人身伤亡的重大刑事案件中敢于适用正当防卫,而且在一些情节较轻的刑案中,也敢于依据正当防卫制度,将反击防卫行为予以合法化、正当化。

正当防卫制度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期待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民众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通过网络或是其它自媒体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而这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就表现为民意与审判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

司法裁判如何回应民意,就需要司法者以精湛的法律技艺,释法说理,把民众的理解与司法裁判的“误差”尽力缩减到最小,从而增强司法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既需要法律专业知识、又需要结合具体案情乃至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观等进行综合判断的特殊法律制度,将情与法的矛盾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正当防卫案件,成为协调民众朴素正义观与司法公正裁判关系的重要途径。

稍作回顾,从于欢案、昆山案,到福建赵宇案、涞源反杀案等,一起起正当防卫案的判决表明,正当防卫制度将不仅仅是“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同样也很美”。

赵宇

事实上,2018年9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中就提到,要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鼓励正当防卫。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涉及的四个案例均是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案件。

到2019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就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时明确指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正当防卫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对不正”,正当防卫彰显出“正义不向非正义低头”的价值取向。

如今,适当从宽理解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鼓励公民勇于同不法侵害人作斗争,成为立法、司法和执法各部门的共同态度,适用正当防卫,必须放弃“完美”的防卫观,避免机械的防卫论。

尤其是在因反击防卫行为致先实施侵害一方重伤或者死亡的案件中,除了厘清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界限之外,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是普通防卫,还是无限防卫,使正当防卫案件办得正确,亦办得精致。决不能在案件定性还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就作出对防卫人不利的判断。唯有如此,正当防卫制度才能真正从刑法典中走出来,成为“活的法律”,且能持久永恒。

创建时间:2020-01-23 21:34
首页    让正当防卫制度成为“活的法律”,且持久永恒

作者:贝斯达防身专卖网

加微信18356096467获取淘宝链接购买

    • 高压电击棒对付野兽,关键时刻能救命?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高压电击棒对付野兽的效果并非如想象中可靠,其作用因动物种类、体型存在巨大差异,对野猪、熊等大型动物常失效,还可能激怒猛兽。它需直接接触才能起效,野外使用受限且存在法律风险。相比之下,防熊喷雾成功率达 92%,更值得推荐。户外安全的关键在风险规避与科学工具,而非依赖电击棒。

      6 2025-10-14
    • 权威解答:电棍早已被我国执法单位淘汰!现在统一装备的是这种“黑科技”

      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机器狗巡逻、AI系统辅助研判——曾经单靠电棍、警棍执法的时代已成历史,中国警务装备正迎来一场静默革命。

      8 2025-10-14
    • 防身电棍怎么选?记住这 5 点,关键时候能救命!

      本文针对防身电棍选购难题,拆解 5 大核心要点:先确认合法合规,选电压≤5 万伏、电流≤5 毫安且完成备案的产品;看懂参数,明确电压管穿透、电流定效果的逻辑;优先 15-20 厘米航空铝合金材质的便携款;选 3000mAh 以上锂电池保证续航;按需搭配安全锁、报警等附加功能。强调电棍仅限正当防卫,掌握选购要点能在关键时保障安全。

      9 2025-10-12
    • 防身电棍并非越强越好:聊聊黑鹰产品的合规设计与正确使用

      本文纠正 “防身电棍越强越好” 的认知误区,指出超高压产品存在效能虚标、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以黑鹰产品为例,解析其在电压电流控制、双保险设计、功能集成等方面的合规亮点,说明 20 万伏左右电压与<3 毫安电流是安全高效的黄金组合。同时详解使用中的法律边界与操作技巧,强调合规产品、法律认知与规范使用结合,才是有效防身的关键。

      13 2025-10-12
    • 家用防身器材怎么选?深度解析黑鹰电棍的优缺点

      本文从合法性、实用性、安全性三大标准切入,解析家用防身器材选购逻辑,重点拆解黑鹰电棍优势:高压低流设计高效制敌、集成照明破窗等多功能、钛合金材质耐用易维护、双重保险防误触。同时指出其法律风险、近身使用限制等短板,结合场景给出选购建议,提醒合法使用要点,帮助读者根据家庭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12 2025-10-12
    • 电击器防身真的靠谱吗?律师提醒:使用不当可能违法!

      本文实测电击器防身效果,发现其需接触生效且对特殊人群有风险。律师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条文及兰州拘留案例警示,非法持有使用可能涉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罪名。同时提供日常物件活用、合规工具等替代方案,提醒公众优先规避风险,勿踩法律红线。

      16 2025-10-11
    • 别被电影骗了!家用防身电击器真实效果测评,看完再决定买不买

      本文实测 4 款热门家用防身电击器,戳破电影中 “一秒制敌” 的误区:多数产品穿透性有限,对厚衣物效果差,且续航与安全性参差不齐。更关键的是,个人持有电击器属违法行为,可能面临拘留或刑事处罚。文章对比分析产品优劣后,推荐强光手电等合法防身工具,提醒读者安全防护应优先建立意识而非依赖管制器械。

      14 2025-10-11
    • 注意!这样使用电击器防身,可能违法甚至构成犯罪

      本文以真实案例切入,解析电击器持有与使用中的法律风险:持有可能违反监管规定,主动攻击、防卫过当、危险使用等行为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明确正当防卫的严格条件,推荐防狼喷雾等合法防身工具,提醒公众守法防身。

      12 2025-10-11
    • 女性独居出行必备!防狼喷雾为何是“关键时刻”最有效的保障?

      本文围绕女性独居出行安全需求,解析防狼喷雾成为关键保障的原因:其含天然辣椒素成分,能瞬间制敌且无致命风险,较传统催泪剂更安全有效;真实案例印证其脱险价值,合法便携的特点适配日常携带;同时给出选购技巧与使用规范。强调防狼喷雾与安全意识结合,为女性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4 2025-10-16
    • 防身工具盘点:为什么防狼喷雾是女性首选?这 5 点优势太关键

      本文盘点防身工具特性,解析防狼喷雾成为女性首选的原因:其合法合规,民用款可正当防卫无法律风险;1-3 秒即时制敌,为逃生争取时间;口红般的便携设计适合日常携带;三步操作零门槛,无需专业技巧;非致命成分避免防卫过当。同时附选购使用技巧,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女性安全防护提供实用参考。

      5 2025-10-16
    • 突发!夜跑女生遇袭,防暴自卫喷雾剂成救命关键!这些用法你必须懂

      本文由夜跑女生遇袭后用防暴自卫喷雾剂脱险的真实案例引入,解析了喷雾以 OC 辣椒素为核心的防身原理。详细讲解 “准备 - 瞄准 - 撤离” 三步使用法,强调选购时需认准民用标识、关注浓度与喷射次数等关键指标,提醒避开三无产品与非法渠道。同时补充夜跑路线选择、装备搭配等安全技巧,明确正当防卫边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实用防身技能。

      4 2025-10-14
    • 别让防狼喷雾成摆设!首要原则:选对尺寸,否则带了也白带

      本文结合真实案例,指出防狼喷雾 “选对尺寸” 是首要原则,否则易成摆设。针对日常通勤、长时间外出、车内备用等场景,分别推荐 30ml 以下、50-80ml、100-150ml 的喷雾,并提醒避免 “贪大嫌重不带”“贪小不够用” 的坑,补充合规性、快速取用、保质期等注意事项,呼吁女生根据携带习惯选尺寸,让喷雾真正发挥防护作用。

      6 2025-10-14
    • 怕买错、不会用?防狼喷雾超全指南:从种类区分到正确使用,守护你的安全防卫

      本文详解防狼喷雾的法律红线、种类特性与选购技巧,明确民用产品需含 OC 辣椒素且无警用标识,推荐安防店、官方旗舰店等合法渠道。解析喷雾型、水柱型等三类产品的适用场景,传授 “掏 - 解 - 喷 - 跑” 实操步骤,点出过期使用、喷后停留等致命误区,帮助读者选对用对防身工具,筑牢安全防线。

      10 2025-10-12
    • 防狼喷雾不是一喷了之!掌握正确姿势,危急时刻才能真正自救

      防狼喷雾使用需避误区:过期失效、选错类型、存放不当等均会影响效果。正确用法为选 1%-1.5% 浓度的水柱 / 凝胶型产品,放触手可及处,练盲取解锁,喷射时站上风处瞄准眼口鼻,喷后立即撤离。误喷需及时清洗,使用需守法律边界,仅可应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掌握技巧才能让喷雾成为真正的自救利器。

      10 2025-10-11
    • 你的防狼喷雾用对了吗?超过八成的人都忽略了这关键三步

      防狼喷雾使用率高但错误率超八成,关键三步常被忽略:准备阶段需定期检查保质期、练习快速取用;使用时要辨风向、瞄面部三角区、控喷射方式,严守法律边界;撤离时喷完即跑、及时报警。避开三无产品、滥用等误区,结合安全意识,才能让喷雾发挥救命作用。

      10 2025-10-11
    • 遇到危险怎么用?防狼喷雾的3大实用功能,新手必懂

      本文详细解析防狼喷雾的三大实用功能:即时制敌的精准使用技巧、预警威慑的心理战术与姿势,以及喷雾后的正确逃生方法。同时涵盖法律常识、日常携带建议和常见误区,帮助新手全面掌握这一自卫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13 2025-10-10
浏览量:0